第257章 赋税的弊病(第2页)
“面对这种情况,朝廷开始加征三饷。”
“有些百姓的田地受了灾,别说三饷,就是正常的赋税和徭役都交不上,于是出现了欠缴的情况。”
“一条鞭法前,赋税和徭役没有并为一体,由里长、粮长办理。这些百姓出现空缺,可以由里长、粮长想办法填补。”
“一条鞭法后,赋税归于地,计亩征收,且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,解缴入库。出现缺额的情况后,官员们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,只能想办法加派。”
“总体来说,是先出现了欠缴,官员们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只能多征。”
“情况大致如此。”
方岳贡说完之后,迈步退回自己的位置。
“是这样吗?”崇祯问左都御史施邦耀。
“回陛下,方尚书所言不假。”施邦耀目光一挑,“但据臣所知,欠缴的人中有两种,一种是没钱的百姓,还有一种是有钱的士绅。”
“士绅们虽然有钱,却想方设法逃避朝廷赋税。于是贿赂当地官员,让他们免征自己的钱粮。逃税的士绅多了,缺额的窟窿就变大了。官员们为了完成朝廷的任务,只能向百姓加征。”
“今年征明年的税,不够就加征后年的税,久而久之,有些地方就出现了我朝十二年征收我朝二十四年税的情况。”
施邦耀说完后,整个乾清宫安静异常。
他的话一针见血,将大明朝的弊病说了出来。
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情况,但所有人都不敢明着说出来。
因为在赋税面前,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。
没有赋税国库就没有收入。
皇室的开销,官员的俸禄,士兵手中的武器,每月发放的饷银都没有了。
这朝廷还怎么运行下去?
崇祯声音悠长:“也就是说,开始是一部分人因为灾情活不下去;别管因为什么原因加征,只要加征,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活不下去。”
“对吗?”
“回陛下,是。”施邦耀毕恭毕敬。
问题挑明后,群臣反而没之前那么压抑了,他们私下里互相用眼神交流各自的想法。
崇祯也没闲着,他目光死死的盯着礼部尚书邱瑜。
半提醒,半逼迫。
邱瑜被崇祯盯得有些发愣,急忙站出来说道:“既然如此,何不趁着此次赈灾的机会将欠缴的赋税收回来,将多征的赋税退回去?”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