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(第4页)
所有人数都是3的倍数,每个组都要平均分配,从3个位置中各自选择一个方向。
比如A组,就要3个A-vocal,3个A-dance,3个A-rap这样。
分组结果会影响课程。
每个大组一起上课,A组的进度会比较快,BCD难度递减,E组的进度最慢。
舞蹈课,声乐课,rap课都是统一大课,所有人都要上,比如vocal也会上舞蹈课,但每个选手会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向,有另外专项训练。
分组不是完全不变的。
能力水平维度可以变,选手会按照考试结果,动态调整分组。
但发展方向是基本不会变的,除非某些特殊情况外,选了vocal就一直是vocal了。
选手可以由于能力提升,由C-vocal调整为A-vocal,但几乎不会由C-vocal调整为C-dance。
因此,分组环节会分为两个小环节。
第一个环节是公布导师评分,将选手归为ABCDE五个组中;
第二个环节则是选手自选方向,是vocal,dance还是rap。
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,身边放着一叠硬纸板,那是选手评分板,上面写着选手的姓名和对应评分。
我点中姓名的选手,请依次来台上,领取你的初舞台评分结果。
1号选手,祝晓晓,A组。
2号选手,戚嘉悦,A组。
3号选手,白盈盈,A组。
……
主持人一个个地宣读着众人的分组结果。
对应的选手走上台,拿起自己的评分板举在胸前,对着众人鞠躬,然后走下台。
整个分组流程走得非常快,几乎没什么大波澜。
导师的评分结果很客观,而每个选手的水平大家都看在眼里,谁会分去在哪个组,基本都在意料之中。
本以为这个流程就可以按部就班地结束——
在童司因的分组环节,却再次出了意外。